幻灯二

本报头版头条首发的社区微更新案例孵化出“江浦模式”——以法治为依托的共商共建共管

  今年会官网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2020年6月21日,本报头版头条发布独家报道《“三合一”小区“组团”微更新 共建共治共享助力辽源花苑成功实现1+1+13》,介绍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社区治理的成功案例。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江浦路街道“人民城市 杨浦样本 江浦实践——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上,记者获悉,这一辽源花苑“一脉三园”更新项目案例不仅在2023年度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了“温馨家园”优秀创意奖、匠心创意奖,更已孵化出以法治为依托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江浦模式”,将推动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生活城市空间。

  打破居民区之间的围墙实现物理空间上的融合是一件众所周知的难事,进而再要打破心墙实现心理意义上融合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居民们集体定下新名称为“辽源花苑”的这个“三合一”大型居民区,这两桩难事却都已经不是难题。而且,走在如今破墙融合的辽源花苑里,三个原本形态不一的小区如今融合得天衣无缝,让居民们都得到了实惠。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五环居民区党总支虞净回答这个问题时,第一句话就令人惊讶:“这要从一个居民投诉说起。”原来,最初有居民反映小区里的一个仓库被出租用于加工销售铝合金门窗,切割声和焊接味扰民严重。接到投诉后,街道相关部门查看发现,这个仓库面积和楼层都很适合建睦邻中心,便租下这间仓库改建为辽源西路睦邻中心,深受居民欢迎。然而,距离中心直线弄居民却有了新烦恼——因为围墙的阻隔,他们要到睦邻中心活动或是配药,必须绕个大圈。

  同时,有了睦邻中心的优美环境作对比,周边几个老小区更显破旧,居民对于提高居住质量的愿望愈发迫切。经过调研,街道启动“美丽家园”改造工程,计划将三个小区拆墙融合。虽然将三个房龄、管理模式、物业收费标准都不同的小区拆墙融合的过程并不容易,但合并之后的显著成效却让曾经反对的居民都改变了想法,物业公司提出的“先管理、后调费”方案也让原本不愿意上调物业费的居民在“试用”后感到物有所值,物业缴费率不降反增。

  相较本报2020年报道当时刚刚完成“三合一”改造不久的1.0版本,如今辽源花苑更加凸显“一脉三园”的内涵特色。去年,2.0版本“一脉三员”重点探索让居民参与,通过每个楼组设立三名特色专员参与自治管理。今年,3.0版“一脉三源”则更加注重对治理模式的梳理和推广。

  据江浦路街道城建中心主任韩斌红介绍,目前江浦路街道尚有92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小区亟待改造修缮,就拿新华医院周边的陈二、陈三居民区来说,停车矛盾突出,设备老化、房屋渗水、管道堵塞等问题层出不穷,居民改造意愿非常强烈。通过排摸,街道计划将陈二、陈三居民区下辖的6个小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体量数倍于辽源花苑的“一环六园”新模式。

  从成功实现“一脉三园”到未来打造“一环六园”,江浦路街道通过“拆、并、改”的硬件改造,促进了“治、管、和”的软件提升。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工委主任史文卿表示,党建引领下的江浦治理模式已经在基层社区治理中逐渐成形:“从共商起步,从共建开始,以法治为依托,以共管为长效,以共享为目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